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场景创新促进人形机器人发展

2025-06-06 14:032610

近日,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上海张江举行。今年,“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2025年也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从人形机器人在春晚“扭秧歌”,到北京亦庄跑“马拉松”,在浙江杭州参加“格斗赛”,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赛场亦是秀场,这些看似“吸睛”的表演和比赛实则体现了我国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迎来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的“加速跑”。当这些机器人在舞台、跑道、擂台上巧妙地应对复杂情况,我们便能预见到它们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当前,人形机器人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产仍面临技术、落地和成本等方面的挑战,破解难题的关键是在技术和应用方面寻求合适路径。场景创新作为连接科学技术研究与市场需求的桥梁,有助于联动解决人形机器人量产面临的相关难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何谓场景创新?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相关通知可知,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从本质上看,场景创新就是要突出应用导向,充分发挥应用示范、需求牵引、场景促进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作用,走向市场需求与技术迭代深度融合、双向赋能的创新发展新模态,改变以往“先研发后转化”创新发展模式。场景创新需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市场需求,找准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关键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集成研发,并不断开展应用测试验证和反馈优化,最终实现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新产品迭代升级和新业态创新发展。

以场景创新驱动人形机器人发展,需要加强系统谋划。近年来,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导致场景创新出现碎片化、低价值化等问题,甚至以项目代替场景,直接制约了场景创新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加强系统谋划,科学编制人形机器人发展领域的“场景清单”(包括“应用需求清单”和“服务能力清单”)。4月15日,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在智能电网全场景运维、清洁能源核电站运维、汽车零部件研发和生产、智能养老护理机器人等方面的十大典型落地场景。这可以说是一次有组织的场景清单实践,将有助于推动人形机器人加速技术迭代和商业转化。

以场景创新驱动人形机器人发展,需要协同融合。场景创新的本质是对“人机协同价值”的精准定位。“人机协同”而非“以机代人”是多方逐步达成的共识。如何更好地实现人机协同,就成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核心落点。要紧密围绕现实需要,分层级、分领域挖掘具有突破性的应用场景,实施前瞻性、验证性、试验性应用场景项目,以市场需求点为导向明晰技术创新方向,推进市场需求和技术迭代的深度融合。上海张江“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就从工业场景、家庭场景、商用场景多维度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空间,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技术突破和实际落地提供参照。

以场景创新驱动人形机器人发展,需要完善制度供给。制度供给包括政策支持、场景标准以及伦理规范等方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今年2月,深圳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通过“揭榜挂帅”机制精准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应用场景开放及产业化能力建设。这不仅畅通了场景供需对接机制,而且有助于解决人形机器人“首用难”问题,推动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探索建设场景创新标准体系,进一步形成并逐步完善行业规范。例如,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图谱》,就为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南。此外,人工智能的发展既需要技术的牵引,还需要伦理规范的护航。制定和细化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伦理规范,是人形机器人更好走向“人机共生”的保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广州工业大区加速抢占机器人赛道
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已成为各地产业竞争的重点赛道,广州也在加速抢占。近日,广州工业大区黄埔区发布“人工智能+机器人”系列政策,涵盖支持人工智能、具身智能、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

0评论2025-07-04226

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举办
近日,2025南京软件大会专场活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创新发展大会”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AGIROS)开源社区主办,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集成创新中心承办,南京大学

0评论2025-06-20200

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发布智能机器人十大发展趋势
近日,2025智能机器人发展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在会上发布智能机器人从孤立传感走向融合认知、从执行任务走向自主决策等十大发展趋势,揭示技术迭代的核心驱动力、应用拓展的潜在方

0评论2025-06-17323

千台充电机器人年内在京上岗
商场和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里,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只需扫码下单,就能召唤来一台外观长得像猫头鹰的充电机器人。当车主在楼上逛街、上班的时候,机器人会帮着充电。记者近日探访获悉,这样的移动充电机器人今年将有大约

0评论2025-06-09183

场景创新促进人形机器人发展
近日,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2025国际人形机器人技能大赛在上海张江举行。今年,“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2025年也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从人形机器人在春晚“扭秧

0评论2025-06-0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