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千台充电机器人年内在京上岗

2025-06-09 15:401850

商场和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里,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只需扫码下单,就能召唤来一台外观长得像猫头鹰的充电机器人。当车主在楼上逛街、上班的时候,机器人会帮着充电。记者近日探访获悉,这样的移动充电机器人今年将有大约上千台在京上岗。

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人员驾着紫黄色相间的机器人“阿O”赶来,停到了一台新能源汽车前,随后打开充电盖板,直接将充电枪接入汽车。

“机器人解决的是停车场充电桩少、充电车位被占用的问题,车主不必四处寻找充电桩了。”研发“阿O充电”移动充电机器人的中能清储(北京)科技公司创始人贾泽浩向记者解释,车主可以将车停放到任意车位,机器人上门服务,这就从过去的“车找桩”变成了现在的“桩找车”。

“阿O”其实是一台具备充电功能的轮式机器人,在地下停车场内可按照最高5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运行过程中具备自主避障功能。虽然个头不大、只有一米多高,但这款机器人底盘动力较强,可以爬超过20度的陡坡。从充电速度来看,机器人采用快充模式,充电15分钟续航里程便可增长150公里。

除了由充电小哥操作的人工驾驶版本,这款机器人还开发了自动驾驶版本。自动驾驶版本的机器人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装载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无需人工操作就可以自己抵达车位。

目前,30台“阿O充电”移动充电机器人已经在朝阳合生汇、环球贸易中心等十余家写字楼、商场落地应用,充电价格与停车场内的充电桩保持一致。按照计划,今年这款机器人将在北京150个停车场投用1000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从+AI到AI+,垂类大模型如何联动打通
在近年来的AI大模型发展中,产品形态与应用场景的变化和拓展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从通用大模型到各垂类大模型,在提升AI对具体生活生产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其商业化落地的形式与潜力。在2024年前后,专

0评论2025-08-19156

倪光南:AI与空间计算融合,让机器人看懂、理解世界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做了题为《“AI +空间计算”让机器看懂世界》的演讲,他指出,AI与空间计算的融合,是当前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关键核心技术,它正在重构三维物理世界,拓展大

0评论2025-08-1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