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两大机器人“顶流”又撩拨市场神经?Optimus发家务视频、Figure预告“重大突破”

2025-05-21 19:011370

今日,特斯拉发布Optimus最新视频——该机器人在单个神经网络下,通过学习人类视频完成多项家务。


在视频中,Optimus人形机器人顺利解决了倒垃圾、撕厨房纸、操作微波炉等任务,展现出较强通用性。马斯克称,这是迄今为止最重磅的产品。




今年3月,马斯克表示Optimus已在弗里蒙特工厂的试产线上完成制造,今年将进入试生产阶段,目标生产5000台,并目标在2026年生产50000台。


披露进展的不止特斯拉,同在今日,另一人形机器人“顶流”Figure也在今日发布预告。公司CEO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在社交平台表示,将于明早分享最近取得的重大突破。


阿德科克透露了日后规划:2025年,Figure致力于将自主人形机器人部署到现实世界,这将大力推动机器人在人工智能、自主性、集成技术和日常执行等领域的进展。


作为海外领先的从AI模型出发解决机器人实际落地场景的公司,今年以来Figure已在上述领域取得一定进展:2月20日,Figure发布通用人形机器人控制的视觉-语言-动作(VLA)端到端具身模型Helix,可以实现人形机器人上半身的高速精确控制。3月25日,Figure更新拟人步态技术,使机器人行走速度较前代产品提升近七倍(1.2米/秒)。


此外,Figure积极推动机器人量产:3月15日,Figure宣布BotQ量产工厂,第一代产线每年可量产12000台人形机器人,未来四年将扩展至年产10万台机器人或300万个执行器的规模。


浙商证券预测,L4级机器人预计2-5年内落地,场景还是以B端为主,主要玩家为本体厂商,采用人形轮式方案居多。随着L5级具身智能的到来,C端应用落地。机器人核心能力将从理解世界做任务向理解人性作伴侣转变。


从投资层面来说,华龙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的黄金周期,行业有望成为2025年核心投资主线。具体标的上,建议关注高价值量的零部件,包括丝杠、传感器、电机及减速器等,尤其关注与特斯拉等巨头有供应链合作的公司。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从+AI到AI+,垂类大模型如何联动打通
在近年来的AI大模型发展中,产品形态与应用场景的变化和拓展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从通用大模型到各垂类大模型,在提升AI对具体生活生产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其商业化落地的形式与潜力。在2024年前后,专

0评论2025-08-19156

倪光南:AI与空间计算融合,让机器人看懂、理解世界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做了题为《“AI +空间计算”让机器看懂世界》的演讲,他指出,AI与空间计算的融合,是当前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关键核心技术,它正在重构三维物理世界,拓展大

0评论2025-08-1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