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睡眠”俨然成为了影响身体健康的“绊脚石”。有统计发现,我国人整体睡眠时长普遍较短,平均睡眠时长仅为6.75小时,更有28%的人夜间睡眠时长不足6个小时。
然而,有的人认为睡眠时间少不是重点,重点是睡眠质量好就可以了,如用智能手表、手环监测睡眠质量,就能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晓睡眠状况。
在次日清晨醒来后,只需要轻轻抬下手腕,便能看到手表或者手环上的睡眠时长、浅度睡眠时长、深度睡眠时长等十分详细的数据,不仅如此,还有的人的手机就能做到这点。
那么,用智能设备看睡眠质量,真的靠谱吗?
从智能设备的原理上来看,无论智能手环还是手表都能实现睡眠监测,其主要依据的是内置的多种传感器协同工作,通过捕捉到手腕极其细微的动作,让我们进入睡眠后,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手腕的动作,作为判断睡眠的重要依据。
有的人可能会说,人在深度睡眠时会有动作吗?的确,如果人进入到深度睡眠状态,身体几乎是静止不动的情况,那么相对应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记录的动作数据是非常少的。此时,智能设备确实能够判断人处于深度睡眠状态。
还有的睡眠监测手环,所利用的基本原理为光电容积脉搏波技术,该手环的背面能够发射绿色的LED灯和接收反射光的光电传感器。
也就是说,人在睡眠时,心脏也会跳动,此时血管会产生规律性的收缩与舒张,而心脏收缩时,对绿光的吸收量最大,反射回传感器的光就越少。
相反,心脏舒张时,对绿光的吸收量最小,反射回传感器的光就越多。如此,判断人们在睡眠过程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睡眠状态。
另外,其他的智能手表和手环,由于功能十分全面,在配备了血氧传感器后,可以通过监测睡眠时的血氧饱和度,为睡眠质量评估提供重要数据。
因此,对于智能手表和手环在睡眠监测方面,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日常生活中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对于身体已经出现全身乏力、疲惫不堪、头晕头痛等不适,要及时去医院。